“以前想辦點事兒,得跑到幾十里外的縣城,現在家門口就能辦證,真是太方便了?!苯?,在東明縣沙窩鎮尚莊社區便民服務站,村民李蘭軍在家門口領取了營業執照。
李蘭軍在黃河灘區承包70畝土地,打算搞谷物種植農場,需辦理營業執照。聽說社區便民服務站就可以辦理,在工作人員幫助下,他通過自助終端提交申請材料,隨即在自助終端上打印出營業執照。
“就近辦” 便民服務向基層延伸
深秋時節,東明縣沙窩鎮尚莊社區便民服務站,陸續有群眾前來辦理業務。
如今,全市28個黃河灘區村臺全面建成標準化便民服務站點,圍繞群眾辦事需求,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向基層延伸,將部分在鎮級受理、辦理的公共服務事項,下沉到村便民服務站辦理。之前灘區群眾辦理相關業務,要跑到幾十里外的縣城?,F在在“菏心意”幫辦專員協助下,只需十幾分鐘即可拿到個體戶營業執照,極大方便了灘區群眾。
聚焦聚力營商環境創新突破攻堅,市政府辦公室會同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積極探索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不斷深化流程再造,創新服務方式,運用新思維、新技術、新手段,推行“五辦”工作模式,全力打造“菏心意”政務服務品牌。將64項市級審批權限下放至縣區,啟用市縣級審批服務“2號公章”,推動市縣鎮審批服務一體化,將個體工商戶登記等42項縣級審批服務權限賦予全市20個重點鎮實施。今年以來,為基層群眾辦事12927件,實現“基層辦事不出鎮”,今年底前賦權范圍將覆蓋全市所有鄉鎮。
“幫你辦” 完善重點項目服務保障
長江路快速通道工程項目是我市重點項目。開工前,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主動靠上服務,梳理需要提交的各項材料要求,預先告知項目工作人員。并前移服務窗口,派出“菏心意”幫辦代辦服務專員,指導項目工作人員準備材料。收到辦理申請后,立即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該審批項目法定辦結時限為7個工作日,實際辦結僅用時半天,實現了當天受理、當天發證。
在全市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均組建了專業化的“菏心意”幫辦代辦服務團隊,運用網上遠程服務、現場幫辦代辦、預約上門服務等方式,實現群眾辦事全流程“應幫盡幫、一幫到底”,平均每周幫助群眾免費打印材料500余份、免費郵寄材料350余份,每年為群眾節省費用50萬元以上。同時健全專班推進、領導包保、專員幫辦“三位一體”服務機制,對346個省市重點項目逐個“解剖麻雀”“合并同類項”,實現同階段審批事項并聯進行。
“智慧辦” 信息支撐踏勘評審“零跑腿”
魯南高鐵項目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連接通道。接到該項目菏澤段建設用地使用林地申請后,相關部門啟動“提前介入、市縣聯動、遠程踏勘、高效推送”的智慧服務新模式,第一時間對項目使用林地情況進行充分調研,查看該項目是否存在未批先伐、未批先占等情況,依據法律法規要求,提前開展現場公示。
因省、市建設項目林地定額較少,在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爭取到林地定額指標后,立即啟動正式踏勘程序。根據縣(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預踏預評結果,采取“遠程踏勘”工作模式,實現實時踏勘、實時推送,為項目建設爭取了寶貴時間。
魯南高鐵菏澤至曲阜段(菏澤段)使用林地許可踏勘評審從法定辦理時限5個工作日,壓縮到實際用時僅為1天,跑出了服務重點項目“新速度”。
依托信息技術支撐,我市創新推出“智慧踏評管理平臺”系統,通過數據全量歸集、系統多維集成、算力算法優化,構筑踏勘評審事項全流程線上閉環運行機制,采取“遠程定位上傳信息、在線逐項視頻踏勘、專家集中評審反饋、結果線上簽字確認”相結合的形式實現踏勘評審“零跑腿”,工作效率提高90%以上。
與此同時,我市深化“一網通辦”力度,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由網上可辦向全程網辦、好辦易辦轉變,今年新增100項政務服務事項高質量“一網通辦”。截至目前,全市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可網辦率提升至98%。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劉建東介紹,以打造 “菏心意”政務服務品牌為統領,我市深入推進市縣鄉村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建設,開展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數字化四大提升行動,推進政務服務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下步,將在深化改革上用心、在政務服務上貼心,2023年年底前,各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標準化,高頻事項實現全市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以“數據多跑路”換取“群眾少跑腿”,把“菏心意”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響,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記者 張嘯 通訊員 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