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孫文豪
今年年初以來,受疫情、限電、地震、供應鏈短缺等多重因素沖擊,汽車行業整體承壓。同時汽車行業也正面臨數字化、電動化的深刻變革。技術浪潮之下,“黑天鵝”不斷涌現,汽車產業如何應變?一汽-大眾的作為具有代表性。
反轉:化危機為轉機
汽車工業的集群效應明顯。一般來說,以主機廠為中心,大量零部件廠商匯集生產基地周圍。這樣可以形成鏈式生產,最大限度縮短供貨周期,減少庫存,實現精益生產。
但今年以來,一汽-大眾五大基地所在城市接連遭受疫情影響,成都西南基地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疫情、高溫、限電、地震等多重挑戰考驗生產鏈韌性。
對此,一汽-大眾選擇“全員迎戰”:組織員工參與閉環管理,駐廠生產;啟用數字化流調系統,將流調時長由18小時降至30分鐘;組建供應商運輸聯盟,將技術化的復產方案前移至供應商端;生產管理部持續深挖產能潛力,突破瓶頸工藝限制,最大化提升生產柔性……在多重困難沖擊下,1至8月一汽-大眾實現銷量超121萬輛,繼續穩居全國汽車廠商第一。
“‘眾志’是一汽-大眾2022年的主題詞?!币黄?大眾總經理潘占福表示,從2006年開始,公司每年都會有一個主題詞,而今年的主題詞更像是一種預言。面對汽車產業內外部前所未有的變革,一汽-大眾化危為機,凝聚起了公司內部和供應鏈上下數萬名從業者的力量。
求變:打造轉型樣板
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研究發現,在過去35年里,平均每4.9年會發生一次對汽車產業鏈持續沖擊超過2個月的突發事件。汽車行業承壓,也讓前瞻者開始思考應當如何積極應對變化。
可以看到,深刻的技術變革正在給行業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目前汽車行業發展正使得汽車生產從傳統機械架構向算力驅動架構轉移,隨之是整個系統的智能化升級。
一場全公司范圍內的全體系數智化轉型正在推進:精簡傳統業務組織機構,成立 數字化轉型辦公室;與華為、阿里展開合作,培養數字化人才;以用戶為中心,重構端到端的業務流程;落地多個數字化項目,如 在線定制車擴展至大眾、奧迪全系,將交付周期縮短近30%。自高效益數智化轉型啟動以來,一汽-大眾已應用超700個創新舉措,產品生產效率提升了36%以上。
望遠:把穩合作之舵
從打造“中國最優秀的汽車合資企業”調整為“中國最優秀的汽車企業”,一汽-大眾在“2025戰略”中為自己立下了一個不凡的目標。
過去30多年,從引進德國車企質量管理、生產線管理,到帶動國際車企重視中國消費者偏好,以用戶為中心的一汽-大眾不斷推動中國汽車工業向前發展?!耙黄?大眾讓中國產業真正接觸了德國的質量體系,并一直影響和改變著我國的汽車產業?!敝袊嚬I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評價說。
2022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白鳛橹械潞献鞯浞?,股東雙方擁有高度一致的戰略目標?!币黄?大眾總經理辦公室主任李志宏說,中德股東雙方正致力于在人才、戰略方向和本土化上持續為公司發展賦能。
“中德的汽車產業已經實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钡聡嚬I協會(中國)副總裁張琳認為,德國有良好的工業基礎,中國則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和相應的技術迭代。
一汽-大眾(技術)副總經理迪亞德說:“一汽-大眾是全球化優勢的一個典型例證,很好地證明了全球化能夠讓更多人受益。我們必須用心守護這一來之不易的成果?!?/p>